2024年4月25日,由中国调味品协会指导,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学技术交流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朱蓓薇,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涛,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王敏,湖北省调味品协会会长谈应刚等嘉宾以及来自调味品相关生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食品专业媒体等近五百人出席会议。
会议致辞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燕出席大会并致辞。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调味品的需求日益丰富,行业规模稳健增长,各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调味品行业的科技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产工艺及制造的相关环节,而是要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思考与研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并不仅限于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同样适用于调味品这样的传统行业。科技创新可以为调味品行业带来差异化的产品,并提升产品品质和确保食品安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调味品产业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协会愿与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促进产业与科技的进步和融合,推动调味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宝国通过视频的形式在大会上致辞,他提到: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自2012年成立至今,一直将推动调味品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向社会公众科普调味品知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在促进调味品产业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搭建产学研转化平台,开展并推广科普教育及健康科学的饮食理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调味品行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加强行业内外科技资源对接,在注重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合作的同时,也要向社会大众进行科普宣传,从而推动调味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熊涛在大会致辞,他表示:调味品行业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使命。安琪酵母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做大做强主业专业,加快产品创新;始终坚持绿色和智能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和绿色化转型,以高质量发展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努力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院士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朱蓓薇以《调味品与健康产业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为题,分享了健康调味品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主要观点:
健康观念提升,少糖、低盐等需求增长。
功能多元化是健康调味品产业的新亮点。
风味与功能双导向是健康调味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高级顾问陈坚通过视频的形式在大会上以《调味品产业:前沿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分享了生物制造与前沿技术等内容。
主要观点:
生物催化剂设计创制(细胞与酶)是核心,高效制造过程是关键。
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从高附加值向大宗产品(淀粉、蛋白等)转变。
调味品逐步进入“大时代”: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
大赛颁奖
自2012年至今,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大赛已经走过12年,已成为调味品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科技赛事。大赛在引导行业企业科技创新、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赛设有技术和工艺创新成果、产品创新成果、设备和包装创新成果、优秀组织等多个奖项。经专家组初审、复审和终审,确认了2023年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大赛各奖项结果,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2023年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大赛颁奖仪式
2024年全国调味品行业“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大赛将正式启动,大赛宣讲将在云南、贵州、广西进行。大赛将继续在推动调味品行业科技进步,科技水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行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为整合调味品行业科普资源,巩固和扩大调味品行业科普宣传阵地,推动我国调味品行业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由中国调味品协会指导,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办,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2024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普微视频大赛,自2024年1月正式启动,共收到来自食品类高校及科研院所、企业、个人参赛作品34部。在协会视频号播出16部大赛入围作品,经评审,确认出大赛金、银、铜奖和优秀组织奖,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2024年全国调味品行业科普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
主题分享
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王敏做《食品合成微生物群落的创建与应用实践》的主题报告。
主要观点:
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是传统发酵食品酿造及其风味与健康属性的基础。
生物技术+AI技术+大数据(新质生产力),实现食醋酿造技术的转型升级。
西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院长张宇昊做《基于定向转肽技术的减盐和厚味配料创制》的主题发言。
主要观点:
γ-谷氨酰肽是含有γ-谷氨酰残基的一类小分子肽,能够与食品中的基本味觉物质相互协同增效。
定向合成方法成为制备浓厚味γ-谷氨酰肽的重要发展方向。
技术交流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副院长孟祥忍以《传统菜肴工业化“烹”与“调”的发展与应用探索》为题,分享了技术创新与开发等内容。
主要观点:
中式烹饪强调的是各种调味料和食材的融合,通过将不同的调味料和食材搭配在一起,使它们相互渗透、交融,味道统一。
西式烹饪则更注重味道的层次和平衡,通过调配不同的食材和调味料,创造出复杂而有层次感的味道。
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侯庆云以《攻坚减盐专利技术 推动健康生活浪潮》为题,分享了减盐技术及成果等内容。
主要观点:
以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为基础,研发减盐生产集成技术,实现减盐不减鲜,减盐不降级。
逐级减盐,走向轻盐的生活方式。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迟原龙以《郫县豆瓣传统酿造的科学认识与理性调控》为题,分享了郫县豆瓣功能微生物减盐协同强化发酵技术等内容。
主要观点:
提高郫县豆瓣酱品质,对于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餐、调融合与川菜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郫县豆瓣风味特征指纹数据库,解析了风味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演变与富集规律。
南京师范大学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徐晴以《合成生物学助力新一代生物基酸味剂》为题,分享了酸味剂产业现状等内容。
主要观点: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需创新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水平。
采用工程化设计理念,对生物体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改造,突破自然生物的能力局限。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总监李镓以《火锅香味解码——火锅炒制过程中的风味成分研究》为题,分享了火锅底料中的关键香气物质等内容。
主要观点:
香辛料中大部分风味物质都保留在成品中,对火锅底料整体香型影响较大。
炒制过程中醇类、烯烃类和醛类物质含量占比较大。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营养与技术中心副总经理李库以《天然鲜味科学与技术探究》为题,分享了鲜味物质协同增鲜研究以及鲜味库等内容。
主要观点:
在终端产品中,合理的使用鲜味可以使产品风味更佳。
鲜味库是根据不同鲜味物质的呈味区别,将鲜味物质转化为不同的鲜味模块,最终应用于不同鲜味需求的产品中。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王德良以《智能消费者神经科学助力调味品的美味》为题,分享了调味品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智能消费者实验室等内容。
主要观点:
消费者神经科学以消费者群体为研究对象,用更客观的指标、更少的人数、更短的时间来测量消费者在饮食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助力企业精准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冯笑笑以《食品鲜味的秘密》为题,分享了鲜味感知机制等内容。
主要观点:
鲜味敏感性是个体感知差异的首要表型。
鲜味提高了消费者对低盐饮食的接受度。
本次会议上,行业内产、学、研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调味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科技创新成果进行深入探讨,分享推动行业发展新思路。中国调味品协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职能,与时俱进,在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调味品及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助推行业科技进步。